阿根廷汇市美元暴跌,“倒爷”引领经济新风向
阿根廷政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达成新协议、获多边机构融资支持后,4月14日起开始取消外汇管制,采用可管理的宽幅浮动汇率制度。美元在1000至1400比索区间内自由浮动,中央银行在触及1000比索下限时才会出手干预。同时解除个人每月200美元购汇限制,简化了外贸企业的外汇操作。
市场对此反应热烈,美元价格应声下跌,投资者纷纷押注比索资产,套利交易热潮再起。一周内,官方美元兑比索汇率暴跌6.5%,在批发市场跌至1125比索,零售市场为1179比索。金融市场的美元价格跌幅更是高达5.8%,MEP美元和CCL美元分别收于1165比索和1177比索。汇率差价从上周的25%骤降至3.5%。
何谓“套利交易”?可以类比“倒爷”,投资者就是精明的二道贩子,在汇率稳定时将美元兑换成比索,投入高收益比索资产,如短期国债Lecap、定期存款或共同基金。等投资到期后再将比索换回美元,赚取汇率稳定和高利率带来的双重红利。经济学家古斯塔沃分析,美元下跌源于市场预期外汇供应增加,其中包括农业出口商结汇,还有在取消外汇管制后涌入的外国投资者资金。
米莱政府上台初期,套利交易这种“倒爷生意”就曾红极一时,官方暗中鼓励,农业部门参与其中。今年3月,汇率波动和政策不确定性让投资者望而却步。现在,取消外汇管制让外汇“投机倒把”再次卷土重来。国际投行摩根大通看好短期内套利机会,推荐投资8月到期的Lecap国债,收益率高达40.5%。Quantum 金融建议组合投资Lecap和2025年到期的债券,预计当汇率稳定在1250至1300比索时,美元收益率可达10%至15%。
但“倒爷”不可能永远一本万利,在阿根廷汇市失手被套的案例屡见不鲜。如汇率冲向1400比索上限,投资者可能血本无归。GMA资本警告,新的汇率波动区间加大了市场不确定性。经济学家特鲁法表示,政府在刻意推动汇率升值,过强的比索可能损害经济竞争力,对出口导向的农业和制造业更是如此。他质疑说:“一味追求汇率升值,真的能让经济舒服吗?”
中央银行储备问题也为这种新的经济方向蒙上阴影。IMF协议要求阿根廷在6月前购入50亿美元储备,如汇率持续下跌,央行可能难以在1000比索下限大量购汇。特鲁法指出,短期内取消外汇管制堪称成功,长期效果需观察。汇率升值可能在短期内压低通胀,也可能为未来的价格反弹埋下伏笔。
市场对这些隐忧保持谨慎。分析人士预计,美元价格可能进一步跌向1000比索区间下限,MEP美元汇率差价可能会缩小至2%,CCL美元和非正式市场差价将稳定在5%左右。古斯塔沃认为,MEP美元跌幅更大,因为它更受散户和中小投资者追捧, CCL美元多为企业操作受限较多。非正式市场美元价格通常跟随MEP美元走势,像影子般紧随其后。
这场套利热潮能持续多久?分析人士看法不一。GMA资本预测,至少在10月立法选举前市场热情不会消退。如通胀能降至1%的目标水平,政府可能进一步放宽汇率政策,甚至转向以利率为核心的通胀目标制。如通胀未能如期回落,1400比索上限就显得过于强势,实际汇率过高就会重创出口竞争力。
套利交易像是一场豪赌,投资者在高回报诱惑下蜂拥而入,也可能在汇率突变时一败涂地。正如特鲁法所言:“我们得想想,这条路还能走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