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讽刺! 加拿大医疗系统全球倒数第2, 引以为傲的免费医疗濒临崩溃
每位加拿大人几乎都有一段被医疗系统“坑”过的亲身经历——不是在走遍各家门诊诊所后仍被拒之门外,就是找不到家庭医生,又或是为了提升生活质量的手术一等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
当一个国家的医疗支出占GDP比例在全球排第四,却在消费者选择中心(Consumer Choice Center)发布的《医疗节省时间指数》(Healthcare Time Saved Index)中排名倒数第二,这无疑说明系统出现了根本性的问题。
该指数依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制定的年均医生就诊次数标准,综合分析多个国家的等待时间、学术研究、官方报告、其他指数、调查数据及新闻报道,对全球20个最先进医疗体系中的“节省患者和医务人员时间”的效率进行了13项维度评估。指标包括远程医疗预约节省的时间、非处方避孕药的可及性等。
即便是排名最高的国家也未获得满分75分,显示出医疗体系仍有提升空间。丹麦和荷兰并列第一,得分为60分,瑞士以55分紧随其后。而加拿大的表现却令人失望,仅得20分,排在倒数第二,仅高于爱尔兰的15分。
这一结果并不令人意外。加拿大全国平均门诊等待时间为68分钟,为所有国家中最长;择期手术等待时间也居首位;在非慢性病患者(病程不超过3个月)就诊等待时间方面,加拿大同样排名倒数第三。在一个以节省时间为重点的医疗排名中,加拿大患者择期手术中位等待时间长达210天,平均每年花费218分钟进行常规检查,这样的表现自然难有好名次。而且,等待时间越长,病情恶化的风险就越高,从而进一步加重本就超负荷的系统。
不过,好消息是,加拿大人并不对这个问题麻木:73%的受访者希望进行重大改革,69%的人表示愿意在公立医疗系统之外增加私人选择。瑞士和荷兰——这两个以生活质量高著称的国家——正是因为引入私人医疗选项而名列前茅。人们常担心私营医疗会导致低收入人群失去平等获得医疗的机会,但这在瑞士、荷兰,甚至魁北克都未曾发生。魁省已经通过与私人诊所合作的方式有效清理了医疗积压。
OECD数据显示,88%的瑞士病人在提出预约请求的当天即可见到初级保健医生,仅有12%需等待更久。相比之下,加拿大有68%的患者等待超过两周才能看上家庭医生。而在预约专科医生方面,瑞士只有25%的患者等待超过一个月,而加拿大则高达60%。
瑞士成功的秘诀在于将“去中心化+私营医疗服务”与“强制性健康保险”相结合。相比之下,加拿大的医生、医院床位和设备数量在OECD国家中排名靠后;而瑞士通过服务竞争提升了医疗质量。同时,瑞士政府设立了保险底线,确保没有病人因负担不起医疗费用而被拒之门外。
事实上,加拿大已有类似做法的法律先例。2005年,加拿大最高法院在“Chaoulli案”中裁定,魁北克居民Jacques Chaoulli因髋关节手术等候一年而未能及时获得治疗,违反了加拿大和魁北克人权宪章中的基本权利。此案后,魁北克政府着手通过与私人诊所合作,减轻手术等待压力。2023年,该省六分之一的公费日间手术便是在私人诊所完成的。这并未削弱公立系统,反而成为病患“救命”的泄压阀。
《医疗节省时间指数》应成为又一次向决策者敲响的警钟。大多数加拿大人都渴望改变,并希望拥有更多医疗选择。真正缺失的,只是决策层改革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