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巴西人去年被骗,骗子假冒银行客服远程操控手机!银行联合会警告:这些电话你千万别接!
据巴西媒体报道,巴西银行联合会(Febraban)最新公布的数据,2023年有超过50万名银行客户遭遇诈骗,多数案件通过手机操作实施。其中,“假客服”诱导用户共享手机屏幕、盗取银行信息的骗局最为典型。
“屏幕上应该会出现‘共享和发送信息’,请您点击‘共享屏幕’,我们一起为您开启账户保护……
电话那头,一名自称银行客服的男子如是说。
然而,这并非真正的银行服务,而是一个以假乱真的骗局。对方的真实意图,是远程操控用户的手机,盗取全部银行信息。
在一段由记者William Santos制作的采访中,骗子甚至毫不掩饰其行为:
记者:“你是贼吧?以为我会上当?你这是每天干的活吧?”
骗子回应::“对,我们每天都搞这事。每天都抢。”
据Febraban调查,这类“假客服远程控制”的骗局,位列2023年十大高发诈骗手段之一。而最常见的骗局则是社交媒体账号被克隆,骗子冒充用户本人向其亲友借钱。排名第二的是虚假促销或中奖活动。
21岁的Guilherme Souza Pereira就是其中一位受害者。因为一个“答问卷即可赢取500雷亚尔奖金”的网页,他被骗发送了两次Pix转账,事后才发现上当。
“我点了链接,当时想,‘这广告有赞助,应该是正规的’,结果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他说。
“假冒银行客服”则排在第三位。这类骗术常以“可疑消费提醒”开场,诱导用户提供账号信息。例如:
骗子:“系统显示有新设备在登录您的Bradesco账户,您换过手机吗?”
受害人:“没有!”
骗子接着问::“那您最近是否在其他设备登录过?”
受害人质疑::“没有!我是不是应该联系一下我的银行经理?”
随后,电话直接被挂断。
在另一通电话中,骗子则诱导客户访问一个虚假网站,称需要“重新登记安全密钥”。而当受害者建议联系银行经理时,电话也戛然而止。
Febraban指出,诈骗行为大多发生在工作时间段,因为此时人们正在忙碌、通勤、或处理事务,容易放松警惕、缺乏判断空间。
Febraban产品与防诈骗部主任Ivo Mósca警告称:“任何金融机构若在电话中制造紧迫感,要求您立即操作,这通常就是骗局的信号。正规银行不会在电话中要求提供账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这些诈骗之所以高发,并非银行系统存在漏洞,而是骗子通过‘社会工程’手段掌握了客户的登录凭证。”Mósca强调,“换句话说,是因为人上当了,而不是系统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