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文 >正文

香港清明节不一般!31宗山火连环爆,拜山变“灭火任务”!

来源:内部生活网 编辑: 2025-04-07 21:00
清明节,本该是个慎终追远、静默思念的时刻,但今年的香港,节还没过完,就已经先“烧”上了热搜。4月6日傍晚,红磡寰宇殡仪馆地下停车场突发火警。起火点是一个垃圾筒,但火势迅猛,很快引燃大量纸扎祭品,冥镪、纸衣、元宝瞬间付之一炬,浓烟冲天,天花板熏黑,自动洒水系统集体“暴走”,水...

       清明节,本该是个慎终追远、静默思念的时刻,但今年的香港,节还没过完,就已经先“烧”上了热搜。

4月6日傍晚,红磡寰宇殡仪馆地下停车场突发火警。起火点是一个垃圾筒,但火势迅猛,很快引燃大量纸扎祭品,冥镪、纸衣、元宝瞬间付之一炬,浓烟冲天,天花板熏黑,自动洒水系统集体“暴走”,水火交加,一度场面失控。


目击者拍下现场视频,黑烟如墨,有网友调侃:“今晚要上房的(祭品)全部烧晒!一次过唔使交炉租喇!”

有人戏言:“这不是清明,是送冥镪‘特快专递’,直接送去阴间,环保又高效。”

还有网友总结:“这才是清明新概念——就地化宝+全自动净化系统。”


虽然这场“意外烧宝”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依旧再次敲响警钟:清明节期间,传统祭祀习俗与现代城市防火之间,始终存在一根“看不见的导火索”。

这还不是唯一一起火警。

据香港消防处统计,截至4月6日下午5点,清明节期间全港共接报31宗山火,香园围、元朗井坑山、八乡芝麻岭、天水围髻山等地接连起火。

虽所幸无人伤亡,火势也已扑灭,但场面依旧惊险。


飞行服务队直升机亲自上阵投水弹灭火,山头上浓烟弥漫,仿佛现实版《烈火英雄》。消防处不断呼吁市民:

扫墓请勿携带火种进入郊野,烧纸时更应特别留神,不要一边祭祖一边不小心“开外挂”。

不过当山头在“灭火”,城市却在“起火”——这次不是明火,而是人气“爆棚”。

根据香港入境处公布的数据,清明小长假期间,全港出入境总人次高达324.7万,比去年同期增长14%,刷新历史记录。其中,港珠澳大桥成为“堵心”代表。


清明期间,经港珠澳大桥出入境的车辆高达5.7万架次,较去年猛增四成,光是港澳单牌车就突破4万辆。不少港人扫完墓便顺路北上探亲、购物、休闲,一举多得。

与此同时,大批内地游客也南下香港,有人来购物,有人踏青,甚至有人——是专程来“喝茶”的。

中环莲香楼,这家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字号茶楼,在小红书上爆红之后,清明期间彻底变身“港版环球影城”。

早上十点不到门口就排起长龙,港人、内地游客、台湾观光客,甚至有日本游客都赶来“朝圣”。


他们不为吃饱,只为体验那一口港味——“阿叔推车仔问你要唔要虾饺烧卖”的传统茶楼文化。

有网友感叹:“在这间茶楼,时间像是慢了半拍,感觉自己穿越回了六七十年代。”

传统味道和怀旧氛围,在社交平台的放大下,再度成为香港的城市记忆名片。

除了莲香楼,另一个清明期间的热门地点是离岛长洲。这个小岛以“抢包山”、平安包、鱼蛋和糯米糍闻名,是本地人和游客的“清明扫街胜地”。


高速船早早爆满,往返排队需十几分钟。码头、东湾路、海傍街处处人潮,几乎寸步难行。

虽然人潮汹涌,但不少长洲商户却“苦笑不得”。原以为客流量能带来“黄金周式”的收入,结果却是“旺丁不旺财”。

很多游客都是“扫墓顺路过来走走”,拍拍照、吃个鱼蛋就走,既不留宿,也不大消费。一位手工艺店老板娘坦言:“现在内地游客很多都网购了,不像以前来这边会买一大堆手信。”

她还补充:“现在来长洲的游客注重‘深度游’,喜欢看、喜欢体验,但不等于一定大买特买。”


长洲著名的“平安包”虽然在清明期间销量比平时增长了一两成,但依旧谈不上“爆单”。

郭先生,一位多年的平安包店主笑说:“生意比平日好一点点啦,但没必要加价。”包子还是11元一个,佛系经营。

不过,他对下个月的“太平清醮”倒是充满期待:“今年飘色有哪吒,还有IShowSpeed那个网红,应该会好热闹!”看来,清明只是热身,真正的“主战场”要等到五一。


清明节,是缅怀先人的时刻,也是城市生活的一面镜子。一边是香火过旺差点引发火灾,一边是游客爆满让城市“过热”,传统与现代,哀思与热闹,在同一时间里交织。

有人站在山头默默扫墓,有人排队只为喝到一口虾饺茶,有人一脚踏进老街买平安包,也有人舟车劳顿赶去大桥另一端。

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与过去告别,也在这个节日里,与当下相遇。

而你呢?这个清明,是在拜山、旅游、还是在人潮中感受这个城市在传统与烟火之间的热烈跳动?

下一篇
没有了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