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40%消费者承认使用后退货!这些商品常被退回
3月26日报道 从派对服饰到电动工具,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购物者开始选择“先借后还”,即购买商品使用后再退货。
贷款平台LendingTree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1,715名受访美国消费者中,有近40%的人承认在故意使用后退货。在这些人中,有37%的人表自己经常这样做。然而,专家警告称,这种行为可能会带来财务和信用风险,尤其是在商品受损或错过退货期限时。
根据LendingTree的这项调查,“使用后退货”现象在以下群体中更为常见:有18岁以下子女的购物者(56%),年龄在29-44岁的千禧一代(49%),年收入在六位数以上的消费者(48%)。
这项调查结果显示,服装和配饰是最常被使用后退货的商品(47%),其次是电子产品和小工具(43%),以及厨房用品和电器(36%)。
LendingTree首席消费金融分析师Matt Schulz指出,尽管“借用式购物”看似能省钱,但可能适得其反。他举例道:
“你本打算退掉的一条裙子,可能会在派对上被洒上红酒,结果不仅退不掉,还可能因此欠下债务。”
此外,退货流程本身可能是个负担,这项调查发现:
• 44%的购物者曾错过退货期限,最终不得不留下不想要的商品。
• 58%的人因为退货太麻烦,索性不退了。
• 千禧一代和Z世代遇到的退货困难最多,53%的人曾错过退货期限。
哪些商店退货政策最严格,哪些最宽松?
根据这项调查,消费者认为百货商店(39%)、超市(25%)和服装零售商(14%) 的退货政策最宽松。奢侈品零售商的退货政策则被认为最严格,41%的消费者提到了这一点。
57%的消费者在购物前会查看商店的退货政策,以避免日后的麻烦。
Matt建议,无论退货原因如何,提前了解规则,能让退货更轻松。
“用完就退”的替代方案
专家建议,与其利用退货政策,不如考虑以下替代方案:
• 租赁商品:特殊场合需要的物品(如礼服、电动工具)可以租赁,而非购买后退货。
• 购买二手商品:二手市场的商品通常更便宜,而且不会有退货压力。
• 避免“先买后付”服务:相比信用卡,使用“先买后付”服务的商品通常更难退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