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其拉甫口岸全年通车,25辆重卡8天撬动近亿贸易额
据巴媒报道 一支由25辆中国国产牵引卡车组成的车队在完成通关手续后,从中国新疆红其拉甫口岸出发,沿喀喇昆仑公路驶向巴基斯坦的苏斯特港口。这批卡车总价值达150万美元,将为巴基斯坦市场提供物流运输支持,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BRI)进一步拓展至国际市场。
据当地海关数据显示,自今年年初以来,已有1271辆各类车辆通过红其拉甫口岸,运输货物总量达到12432吨,货值超过9526万美元。这一数据表明,随着口岸通关效率的提升和中巴贸易合作的加强,红其拉甫口岸正在成为双方经济交流的重要枢纽。
红其拉甫口岸位于中国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中国与巴基斯坦唯一的陆路边境口岸。由于地处高海拔地区,且冬季气候严寒,该口岸此前每年仅开放八个月。然而,自2024年12月1日起,该口岸正式实现全年开放,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首个全年运行的高海拔陆路口岸。这一举措不仅优化了中巴贸易通道,也大幅降低了企业因季节性停运而面临的物流成本,提高了中巴经济走廊(CPEC)沿线地区的贸易便利化水平。
巴基斯坦一名长期往返于中巴边境的卡车司机汗(Khan)表示,红其拉甫口岸的全年开放为双边贸易带来了更多机遇,尤其是在冷链运输领域,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他指出,如今货物从巴基斯坦港口城市卡拉奇运输至中国新疆喀什仅需八天,相较于海运和空运,陆路运输在货值、时间和成本方面更加具有竞争力。汗目前主要驾驶冷藏卡车北上,将冷冻海产品从卡拉奇运往喀什。他还表示,自口岸全年开放以来,订单数量和运输需求都在不断增长。
据最新统计数据,今年以来,红其拉甫口岸已累计记录3962人次的跨境旅客流量,并处理了3036.46吨农产品及相关货物。这一数字显示出该口岸在促进中巴双边贸易、人员往来以及农产品流通方面的重要作用。随着口岸运营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未来该通道将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为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