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正文

澳洲附近突发6.7级大地震,或将引发海啸?!澳洲气象局回应!火山熔岩再喷发?官方警告:随时撤离!

来源:内部生活网 编辑: 2025-03-26 21:42
3月25日,澳新海域靠近新西兰南岛附近突发6.7级大地震,震中位于Snares群岛西北160公里处,震源深度12公里。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周边居民心惊胆战,也引发了关于海啸风险的担忧。此外,南岛周边发生大地震的同时,新西兰怀特岛(WhiteIsland)近日再度发生爆炸性火山活动,火山喷出“火山弹”...

3月25日,澳新海域靠近新西兰南岛附近突发6.7级大地震,震中位于Snares群岛西北160公里处,震源深度12公里。


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周边居民心惊胆战,也引发了关于海啸风险的担忧。


此外,南岛周边发生大地震的同时,新西兰怀特岛(White Island)近日再度发生爆炸性火山活动,火山喷出“火山弹”(ballistic blocks,又叫熔岩块),飞行距离超过600米!


地震与火山双重威胁下,南太平洋地区正经历一场地质灾害的 “双重暴击”。真的是祸不单行!


那么,具体发生了什么?遇地震、海啸甚至火山等自然灾害,我们又该怎么应对呢?一文告诉你答案!


01

澳新海域6.7级地震,是否引发海啸?


据悉,此次地震发生在太平洋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的交界处,该区域是地震和火山活动的高发地带。


据GeoNet最新更新,地震发生时,超4700人报告有震感,其中一位Tuatapere的居民形容地震是“一阵持续的轰鸣”。

“我们家架子上的东西掉了下来,户外的木桌子在跳舞。”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留言说。

但尼丁居民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震感体验:“我们在但尼丁医院8楼,窗帘在摇,我们坐在床上都能感到在晃,说实话有点吓人。”

“我坐在车里等孩子,整辆车都在晃,时间挺久的。”另一位家长说。


地震发生后,新西兰国家紧急事务管理局(NEMA)与GNS Science紧急评估此次地震可能引发的海啸风险。

NEMA表示:“如果此地点确实生成了海啸,预计至少1小时后才可能抵达新西兰。”

昨天下午4点,NEMA表示,预计新西兰沿海地区将出现强劲且异常的海流与不可预测的海浪冲击。这些强烈洋流和突发浪涌可能导致人员受伤或溺水,对游泳者、冲浪者、垂钓者及靠近海岸的人构成危险。

由于震中靠近南岛南部,新西兰紧急管理与恢复部长 Mark Mitchell 表示,政府已为该区域发布紧急手机警报。

目前,新西兰民防部门(Civil Defence)表示,受威胁区域为南岛西海岸,从米尔福德峡湾(Milford Sound)至普伊赛格角(Puysegur Point),这些地区强劲且异常的洋流可能存在危险。

同时,在船上、码头或港口的人员应离开船只,暂时上岸避险,直至被告知安全为止。


目前不建议其他地区居民撤离,除非获得当地民防机构明确通知。新西兰官方预计不会发生海水倒灌(海啸淹没)的情况。

不过,新西兰民防部门发布紧急提醒:

“如果你在沿海地区,且刚刚地震持续超过一分钟,或强到让你站不稳,请立刻前往高处或远离海岸,撤离至海啸避难区外或尽可能内陆。”

(撤离的居民)请不要返回,直到官方宣布警报 “安全解除”。为避免交通堵塞,官方建议:“尽可能步行、跑步或骑行撤离。”

民防部门还强调,第一波海啸不一定是最强的,海啸活动可能持续数小时,在官方解除警报前,威胁始终存在。


尽管震中位于新西兰海域,但这场地震瞬间牵动全澳神经——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每一次异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不过,针对这起地震,澳洲气象局(BOM)表示并无海啸威胁,且澳洲东海岸暂未监测到异常洋流!

此外,美国海啸警报系统也表示,这起地震并未引发海啸威胁。

但是,BOM高级气象学家警告:“澳新同处板块交界带,任何地震都可能改变地质应力分布,沿海居民需保持警惕!”


02

火山熔岩再喷发,官方警告随时撤离!


然而,对于新西兰人来说,地震和海啸不是近日需要担心的唯一自然灾害。

近日,新西兰怀特岛(Whakaari / White Island)再度发生爆炸性火山活动,火山喷出 “火山弹”(ballistic blocks,又称熔岩块),飞行距离超过 600 米。


怀特岛火山是一座活跃火山,位于Whakatāne海岸外约48公里。2019年,该火山曾突然喷发,导致2人失踪,22人遇难,其中包括17名澳大利亚人!

目前,该火山口的温度已升高至 360°C,但火山警戒级别维持在 2 级(最高5级)。

GNS Science 值班火山学家 Brad Scott 表示,怀特岛上持续排放蒸汽与气体羽流,并伴有火山灰,火山口地表近期出现更为剧烈的爆炸迹象。

“过去几周,我们在 Whakatāne 与 Te Kaha 的监控摄像头持续拍到蒸汽与气体羽流,夹杂少量不稳定的火山灰。”Scott 说。

他还提到,MetService 在卫星图像上也侦测到羽流中夹带少量火山灰。“从海岸看,有时会看到一股朦胧的羽流顺风而去。”


此外,上周五的观测飞行显示,岛上的火山口略有扩大,还观察到了撞击坑,表明近期可能发生过更剧烈的爆炸事件。

虽然这类爆炸活动对怀特岛而言并不罕见,随着火山口扩张,偶发性的爆炸是常见现象,目前这些活动的影响仍局限于主火山口区域,但官方仍在密切监测火山活动情况,提醒民众保持警惕。

据Scott 称,短期内,进一步的爆炸性活动可能影响火山口及其周边区域,但沿海地区不受影响。

不过,丰盛湾海岸的居民在北风天气下可能闻到火山灰或硫磺味。而火山灰沉降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当局呼吁民众关注空气状况。


03

遇到这些自然灾害,该如何应对?


众所周知,新西兰坐落在地质活动频繁的岛屿上,位于澳大利亚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有 6 个区域都属于火山活跃带,其中,北岛有 5 个。由于地质构成较新并且不稳定,经常发生地质灾害。

面对这样的自然环境,公众的防范意识和应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遇到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我们该如何应对呢?这份避险攻略请查收!


地震应对策略


1.地震发生时的紧急行动


室内:立即采取 “趴下、掩护、稳住” 原则,迅速躲到坚固家具旁(如桌子下方),护住头部和颈部,避免靠近窗户或灯具。若在电梯中,保持姿势直至震动停止,随后尽快从安全楼层撤离。

室外:远离建筑物、树木、电线杆,快速转移至开阔地带。若身处海滩,震后立即向高地撤离,防范海啸风险。

车内:靠边停车并保持安全带固定,待震动停止后避开受损桥梁和坡道。

山区:警惕碎石掉落和滑坡,选择安全路径撤离。

地震怎應變?專家提醒冷靜「D、C、H」3步驟- 生活- 自由時報電子報


2. 地震后的注意事项


收听本地广播获取最新灾情,警惕余震。

检查自身和他人受伤情况,优先处理紧急伤势。

扑灭小火,关闭燃气阀门和电闸(若有泄漏或火花)。

远离受损建筑和危险区域,不使用电梯。

仅在必要时使用电话,长话短说以保障通讯畅通。

记录房屋损毁情况并拍照,联系保险公司和房东(如为租客)。


3. 应急包必备物品


基础物资:手电筒、收音机、备用电池、饮用水(3 天量)、罐头食品/压缩饼干(同3天量)、急救箱。

防护装备:防尘口罩、护目镜、防风衣物、结实鞋子。

其他:毛毯、宠物用品、卫生纸、湿毛巾(封堵门缝)。


海啸避险指南


1. 预警信号与撤离原则


需立即撤离的情况:地震持续超 1 分钟、震感强烈无法站立、海面异常升降或听到巨响。

撤离方向:向地势较高处或内陆转移,远离海滩、港口、河口。

撤离方式:优先步行或骑行,避开拥堵路段。

2. 关键行动步骤


提前查看本地海啸疏散地图,确定安全区域并告知家人。

撤离时关闭门窗,携带应急包,避免返回危险区域。

抵达高地后,留在原地直至官方解除警报。

3. 特殊场景应对


船上 / 码头:立即离船上岸,暂避至安全地点。

海边活动:停止游泳、冲浪等水上活动,迅速撤离。


火山喷发应对措施


1. 喷发前的准备


储备应急包(含防尘口罩、护目镜、食物、水),每季度检查物资有效性。

关注火山预警,熟悉本地疏散路线和集合点。

2. 喷发时的紧急行动


室内:关闭门窗,用湿毛巾封堵缝隙,避免吸入火山灰。

室外:寻找坚固掩体(如建筑、车辆),穿戴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火山灰。

疏散时:锁好门窗,遮盖电子设备,协助邻居撤离。

3. 喷发后的注意事项


待安全后清理屋顶火山灰(先洒水防止扬尘),检查排水系统。

避免使用受污染水源,勿在火山灰厚积处驾驶车辆。

关注空气质量,佩戴口罩外出,保护呼吸道健康。

【以上攻略澳洲和新西兰均适用!】


总之,澳新同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建议密切关注 BOM 和民防部门的动态,提前规划家庭应急方案。

此外,对于澳洲居民而言,若亲友在新西兰,需保持联系并关注当地动态;计划赴新旅行的游客,建议提前了解目的地的应急措施,避免前往高风险区域。

正如新西兰民防部门的警示:“自然灾害无法完全无误地预测,但充分的准备能显著降低风险。”

无论是地震时的 “伏地遮挡”,还是火山喷发时的 “远离灰区”,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逃生的关键。

最后,希望大家都用不到这些知识,但一定要牢记这些应对方法,关键时刻能救命!


下一篇
没有了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