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击下的磷酸一铵:成本高企、需求波动、产能调整……未来如何破局?
近年,国内磷酸一铵供应端变动频繁。在政策调控、突发事件、环保要求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下,虽经历起伏,但磷酸一铵整体价格波动幅度逐步趋于平缓。到2024年,磷酸一铵全国年产能达到1903万吨,年度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在59%左右。然而,当前磷酸一铵行业正面临着生产成本急剧上升以及需求端变动的双重压力。
成本端,环保投入增加、新能源产业发展引发磷矿石争夺,以及国际硫黄供需格局改变,致使企业运营、采购成本显著提高。需求端,传统农业需求受气候变化、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呈现区域性和季节性;新能源产业对工业级磷酸一铵需求猛增,加剧市场竞争和原材料供应紧张。成本推动价格上涨,需求却抑制涨幅,市场竞争激烈,行业格局不断重塑,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01
行业转型调整,产能及产量小幅增加
据统计,2020—2024年,中国磷酸一铵行业处于关键调整转型期,5年产能复合增长率为2%。在环保政策收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磷酸一铵行业格局巨变,在新能源领域以及农业绿色发展相关的新型高效磷肥开发等方面均有显著变化。
近5年内,中国磷酸一铵新增产能有限,主要以装置淘汰与调整为主。2021年,受疫情影响,主产区开工率低,供不应求及利润提升的带动下,部分停产装置恢复生产,产能比上年增长4.53%。随着供需关系改善,加上样本产能的调整,2023年总产能下滑2.13%。2024年,磷酸一铵新增产能40万吨,样本企业产能调整22万吨,最终产能达到1903万吨。另外,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级磷酸一铵产能不断扩张。其中,90%的产能集中在磷酸一铵企业。
随着国内磷酸一铵产能的调整,国内磷酸一铵产量也出现震荡起伏。由下图可以看出,2021年,国内磷酸一铵产量达1227万吨,为近5年内最高。这是由于全球疫情影响供需,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下,价格上涨促使供应量增加。之后随着疫情缓解,需求下降,供应也随之减少。2024年,磷酸一铵新增产能带来供应量小幅上升,年产量增至1130万吨,比上年增长5.9%。
02
出口受限下,表观消费量微增
从下游需求行业视角分析,复合肥企业是磷酸一铵的最大消费终端。2024年,磷酸一铵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14%。因此,复合肥行业的供应变化,对磷酸一铵的整体需求起着主导性作用。从下图看,2020—2024年,国内复合肥高塔产能集中释放,致使国内复合肥产能稳步增长。但下游需求端,由于终端种植粮食面积变动不大,农业市场景气度也相对平稳,尽管需求量有所上升,但增长幅度远不及产能的扩张速度,最终导致复合肥行业产能利用率持续处于较低水平,2024年复合肥行业产能利用率由前一年的40%下滑至38%。
随着国内复合肥装置产能的不断扩增,同时磷酸一铵出口量受限,磷酸一铵的表观消费量出现小幅提升。但整体而言,复合肥产量相对稳定,下游农业需求量并未出现明显变化。据统计,2020—2024年,中国磷酸一铵农业需求量在900万吨左右波动,表观消费量5年复合增长率仅为0.87%,反映出市场需求整体处于相对平稳态势。
03
成本高企,行业利润空间窄幅萎缩
近年来,磷酸一铵行业面临严峻成本挑战,利润空间持续缩窄。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大幅拉动磷酸铁及铁锂需求。2020—2024年,磷酸铁供需规模急剧扩张,5年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98%、95%;工业级磷酸一铵需求也随之增长,5年复合增长率达17%,2024年产能新增80万吨。这使得磷矿石供不应求,价格飞涨。2020—2022年,湖北28%品位磷矿石船板价从390元(吨价,下同)飙升至1000元,涨幅达156%。
硫黄市场近5年价格波动剧烈,年均复合增长率12%。起初,粮食安全及乌克兰危机致使硫黄供应紧张,磷肥需求旺盛,硫黄价格一度涨至4100元。随后,因终端抵触和磷肥需求疲软,硫黄价格暴跌。又因投机商建仓、终端补货反弹、新产能集中释放等震荡下行至1042元。2024年,受国际外盘坚挺和需求复苏影响,硫黄价格再次上涨。
成本居高不下,磷酸一铵价格却受市场需求限制难以大幅提升。多重因素交织下,行业利润呈窄幅萎缩态势。2024年,国内磷酸一铵行业平均毛利润为201元,同比下跌2%,行业利润小幅缩减。
04
磷酸一铵即将进入产能收缩期
2025—2029年,中国磷酸一铵新建产能为30万吨/年,却有54万吨的产能将被淘汰,产能净利减少,5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0.4%。这源于政策与市场驱动:政策上,环保趋严、准入门槛提高,淘汰落后产能、禁止新增产能;市场上,肥料需求结构转变,下游企业择优选择,缺乏竞争力的产能将被淘汰。
05
磷酸一铵行业竞争与机遇并存
未来几年内,预计国内磷酸一铵市场供求趋向平衡。国内需求微增带动供应小幅上涨,出口仍受法检限制,消费量主要取决于国内市场。磷酸一铵价格受需求节奏和成本持续影响。
供应方面:未来几年,中国磷酸一铵产量预计先升后降。2025年,因市场短期需求拉动或新增产能释放,预计产量较2024年小幅增长1.77%;2026年起,受市场饱和、下游需求减弱、行业竞争加剧和落后产能淘汰影响,产量逐渐下滑,预计年度产量在1000吨略偏上运行。
需求方面:受环保政策、农产品需求结构转变、行业竞争及资源优化配置等因素影响,磷酸一铵下游复合肥产能趋势逆转。预计周期内磷酸一铵产能先增后降,2026年复合肥消费量预计达顶峰,新建产能多由高效环保肥料驱动。2027—2029年,产能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部分落后产能被淘汰,供应链优化与技术创新将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成本方面:湿法净化磷酸、黄磷、工业级磷酸一铵等产品继续增量,带来约350万吨新增需求,且多为高品位需求。虽然新增产量与进口能维持供需动态平衡,但价格仍将高位运行,预计上半年价格稳定,下半年随磷肥出口政策变化。硫黄方面,2025年供需两端均明显扩增,供应端有近百万吨新增产能释放,下游计划新增配套硫黄制酸装置产能约1140万吨/年;印尼硫酸新增产能超1000万吨,对硫黄需求至少增加100万吨,国际货源价格将持续高位,对国内价格亦有支撑。因此,磷酸一铵成本将继续居高坚挺。
综上所述,磷酸一铵行业受益于农业刚需支撑以及新能源产业崛起对工业级磷酸一铵需求的拉动,市场规模不断拓展。需求集中释放时,价格持续上扬,行业利润十分可观。然而,随着产能的补充,需求增速的减缓,供需阶段性、结构性失衡,价格随之下跌,行业利润随之萎缩。未来,磷酸一铵行业的竞争将会更为激烈,而且会继续面临成本压力与市场竞争的双重考验。不过,在政策引导和行业整合下,磷酸一铵行业正走向有序健康发展,有望在绿色肥料研发、新能源材料配套等领域迎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