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的“改革阵痛”:IMF结构性改革能否带来长期繁荣?
2025年3月,巴基斯坦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达成的协议进入关键阶段。尽管巴基斯坦政府声称改革已初见成效——2024年实现7.29亿美元的盈余,但普通民众的抗议浪潮却愈演愈烈。数百名抗议者从车间游行至铁路总部,反对铁路行业私有化,并进行了数小时的静坐,呼吁工人团结推动诉求宪章。这场改革究竟是经济复苏的“强心针”,还是社会动荡的“催化剂”?各方争论不休。
70亿美元贷款:经济复苏的“双刃剑”
2024年,IMF批准了对巴基斯坦70亿美元的扩展贷款协议,旨在帮助这个南亚国家从经济危机中走向复苏,但也意味着巴基斯坦政府将面临一系列艰巨的结构性改革任务。根据协议,巴基斯坦承诺实施包括财政紧缩、税制改革、取消能源补贴和推进国有企业私有化在内的多项改革措施,同时通过扩大税基、打击偷电漏电等手段提升了公共财政能力。
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在谈到巴基斯坦的改革时表示:“我确实看到了积极的变化。巴政府将重点放在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力度,同时通过强化贝娜齐尔收入支持计划,进一步帮助了低收入群体。”这一表态表明,IMF在推动财政紧缩和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也关注社会保护问题。然而,如何在改革过程中保护低收入群体的利益,仍然是巴基斯坦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
与此同时,改革的代价迅速显现,社会阵痛难以掩盖。为满足IMF的改革条件,巴政府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现5到7个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此举引发了大规模裁员,进而加剧了社会的不满情绪。2025年2月,巴基斯坦铁路公司解雇了18%的“不必要的员工”,无疑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经济环境的脆弱性。
更为严峻的是,巴财政部长穆罕默德·奥朗则布称,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计划,巴基斯坦的天然气价格上涨了840%,电价上涨了110%,货币贬值了43%,极大地加剧了前所未有的通货膨胀,从而侵蚀了大多数巴基斯坦人民的购买力和生活水平。普通家庭不得不面对能源价格飞涨和货币贬值带来的双重打击,生活成本急剧上升,社会不满情绪也随之升温。然而,巴基斯坦央行的数据显示,2025年2月年通货膨胀率连续第四个月放缓至1.5%,创下2015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但消费者价格指数下降了0.8%,为9个月来的最大跌幅。这种“低通胀、低消费”的现象反映了经济复苏的脆弱性,更揭露了经济活动的疲软和消费需求的不足仍然是巴基斯坦经济复苏的主要障碍。如果政府无法有效刺激消费和投资,低通胀可能演变为通缩,进一步加剧经济停滞的风险。对于已经饱受高通胀之苦的巴基斯坦百姓来说,通缩带来的经济停滞无疑将是雪上加霜。
唯一出路: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生死博弈”
面对改革引发的社会动荡,巴基斯坦政府与反对派、民众之间的分歧日益尖锐。经济停滞、高债务水平和财政失衡,尤其是这些结构性问题的凸显,使得巴基斯坦政府将改革视为“唯一出路”。财政部长穆罕默德·奥朗则布多次强调,政府将通过“加强税收合规而非新增税种”来填补财政缺口。此外,一位匿名的高级政府官员透露:“军队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计划,因为他们希望巴基斯坦不惜一切代价避免违约。”
然而,反对派对改革的可持续性提出了强烈质疑。巴基斯坦正义运动党(PTI)指出,由于累退税和补贴削减,现政府的政策已使1800万巴基斯坦人陷入贫困。拉合尔管理科学大学经济学副教授阿里·哈萨纳因(Ali Hasanain)也对改革的前景表示怀疑:“如果不解决根本的功能障碍,这个国家几乎肯定会步履蹒跚。长期的可能性是巨大的,但它们仍未得到开发。”
自从巴政府启动与IMF达成的结构性改革以来,许多巴基斯坦家庭的生活成本急剧上升,食品价格飞涨,导致普通百姓将一半以上的收入用于购买基本食品。从大米到鞋子,这些曾经中产阶级能够轻松负担的商品,如今却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中产阶级的规模正在迅速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一名从事农产品销售的巴基斯坦群众无奈地表示:“人们根本没有购买的能力,过去每天从我这里购买水果和蔬菜的顾客,现在每周只购买几次。面对这个问题的不仅仅是我。每个人都是。”因此,如何在推动结构性改革的同时,缓解社会不满、避免经济进一步恶化,成为巴基斯坦政府面临的最大挑战。改革的阵痛不可避免,但若不能有效解决根本问题,巴基斯坦的经济和社会可能将陷入更深的困境。
1万亿美元目标:改革路上的“希望与荆棘”
尽管争议不断,国际机构对巴基斯坦的长期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根据联合国(UN)最新发布的报告,巴基斯坦经济预计将在2025年实现“适度扩张”,增长率达到3.4%,并在2026年进一步提升至4.2%。同时,世界银行南亚事务副行长马丁·莱瑟(Martin Raiser)的预测为巴基斯坦描绘了一幅更为宏大的蓝图。他提出,尽管巴基斯坦到2035年成为1万亿美元经济体的道路充满挑战,但通过战略改革和有效的政策实施,这一目标并非遥不可及。莱瑟的言论无疑为巴基斯坦的经济雄心提供了理论支持,但也点明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改革必须深入、政策必须精准,执行必须到位。
目前,巴基斯坦正处于IMF结构性改革的十字路口。短期内,财政紧缩和社会阵痛难以避免。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以及公共服务的削减,已经让普通百姓感受到了改革的沉重代价。然而,从长期来看,如果这些改革能够配合公平的税收制度、有效的社会保障和包容性增长策略,或将为巴基斯坦奠定繁荣的基石。正如总理夏巴兹·谢里夫所言:“我也祈祷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纠正过去一年中犯下的个人和集体错误,重新开始,开始新的光明未来。”然而,IMF改革这条道路能否通向光明,取决于政府能否在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