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拍+保供”双轮驱动,钾肥“钟摆”将向何方?
上周,钾肥市场呈现分化调整格局,国储竞拍成为关键变量。国储竞拍东北首战告捷,并引发其他区域对后续投放的期待,政策保供效应凸显。港口钾肥报价承压小落,边贸货源紧张,价格暂稳。国产钾大厂复产提速,港口库存低位反弹,硫酸钾市场报价坚挺,成交趋松。复合肥需求疲软致原料采购谨慎,高价成交阻力仍存。本周,市场关注点转向竞拍持续性及下游需求复苏力度,多空博弈或将延续。
氯化钾整体小幅下降
受国储钾肥竞拍、进口量变化以及下游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氯化钾价格整体小幅下降,但局部地区价格有所微涨。氯化钾市场整体供需格局在动态调整中,价格走势呈现出企稳盘整的趋势。
国产钾方面,大厂产能恢复,小厂复产进度滞后,整体供应量增加,但边际增幅有限。国储竞拍通过价格锚定效应,抑制了市场投机行为,前期中小贸易商“低价甩货”现象消失,市场心态趋于理性。不过,国产钾仍面临成本压力,企业挺价意愿较强。目前,国产大厂氯化钾60%粉、晶到站价为2800元/吨,青海小厂57%粉出厂均价2375元/吨。
进口钾方面,市场呈现出“港口企稳、边贸承压”的分化态势。尽管国际钾肥市场价格波动频繁,但国内进口钾价格在国家调控政策及供需平衡的影响下保持相对稳定。港存参考量维持在270万~275万吨,市场整体交投氛围偏淡。烟台、青岛、连云港等北方港口以企稳为主,新单成交有限,库存保持常态。湛江、防城港等南方港口观望情绪浓厚,颗粒红钾货量紧张,交投不活跃。营口港库存充足,交易偏向性价比产品,价格存在区域差异。满洲里口岸新签合同正在执行,但新货补充零散,挤压颗粒钾到货有限。各地市场以刚需采购为主,交投节奏平稳,供需因区域货源和品种偏好而异,总体呈现弱平衡。价格方面,整体平稳,部分产品略有波动。港口62%白钾自提均价约3350元/吨,60%大红颗粒约3625元/吨。边贸地区受订单减少影响,3月合同价上涨,新货补充有限,边贸车板62%白钾报价3300元/吨。
硫酸钾市场价格承压
受氯化钾市场价格波动、下游需求变化以及生产成本等多重因素影响,硫酸钾市场行情呈现出一定的不确定性,市场价格整体承压。但多数价格维持高位,市场平稳运行为主。
加工型硫酸钾方面,市场面临“成本攀升、需求萎缩”的双重压力。硫酸价格上涨导致曼海姆工艺成本增加,但下游复合肥企业因高价成交阻力,采购趋于谨慎。目前,曼海姆硫酸钾装置开工率在70%~75%,但新单成交不足,库存压力逐步显现。部分企业陷入“降价走量”与“挺价保利润”的两难选择,市场报价虽维持高位,但实际成交价格松动。目前,曼海姆50%粉硫酸钾出厂均价3850元/吨,曼海姆52%粉硫酸钾出厂均价4000元/吨。
资源型硫酸钾方面,价格相对坚挺。新疆罗钾以及青海小厂以固定客户订单为主,到站价稳定在3350元/吨,货源多直供下游工厂。尽管加工型硫酸钾价格承压,但资源型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和长期合约,价格未现明显松动。然而,有业内人士表示,若加工型硫酸钾价格持续下行,可能倒逼资源型企业调整报价策略,需关注两者价格联动效应。
短期将以企稳盘整为主
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钾肥市场价格将呈现出企稳盘整的趋势。然而,具体价格走势仍将受多重因素影响。
从供应端来看,国产钾肥企业开工率已经回升,市场供应量随之增加。国储钾肥竞拍有效缓解了市场供应紧张状况,为市场注入了稳定剂。同时,主要进口商也加大了钾肥投放力度,进一步补充了市场货源。加工型和资源型硫酸钾的生产都保持相对稳定,为市场提供了持续的供应保障。
从需求端来看,随着春耕季节到来,用肥需求逐步释放,复合肥企业开工率上行,市场需求呈现出稳步提升态势。然而,农业采购节奏可能会逐渐放缓,或将对钾肥后续需求产生影响。
钾肥市场未来走势还将受到以下因素影响。首先,国际钾肥市场价格波动及供需关系将继续对国内进口钾价格和供应情况产生直接影响。其次,国内政策调控也将对钾肥市场价格产生影响。国储钾肥竞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价格,未来政策的持续性和力度将决定市场价格的稳定程度。再次,下游需求变化也是影响钾肥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春耕用肥需求的释放、农业采购的节奏等,都将对钾肥市场需求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市场价格。最后,钾肥价格走势还将受到成本、市场竞争以及原材料需求变化的影响。特别是加工型硫酸钾,其价格可能继续受到成本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而缓慢下行。
整体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钾肥市场价格将呈现出企稳盘整的趋势。短期看,氯化钾市场将以“政策托底、供需弱平衡”为主。国储竞拍持续投放将稳定市场价格,但下游需求复苏力度决定上行空间。硫酸钾市场受成本传导与需求制约,价格或延续缓慢下行,但资源型企业价格刚性可能提供支撑。国际钾肥价格走势及进口量变化仍是关键变量:若国际价格上涨叠加进口减少,国内市场可能承压;反之,若国储竞拍持续且进口恢复,价格或趋于稳定。后期需密切跟踪政策执行、成本变化及进口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