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韩国汽车生产量跌至全球第七,被墨西哥超越
去年韩国汽车生产量413万辆,减少2.7%
韩国汽车生产规模去年降至全球第七位。由于内需不振,生产规模较一年前减少了2.7%,将第六位的位置让给了墨西哥。图片为现代汽车蔚山工厂正在组装捷尼赛思SUV GV70的场景。/现代汽车
韩国在全球汽车生产排名中仅位列第七。虽然在新冠疫情时期,韩国曾紧随中国、美国、日本和印度之后跃居第五位,但在2022年被德国超越,去年又被墨西哥超越。这一数据是基于国内外汽车品牌在韩国国内的生产量,不包括全球前三大企业现代汽车和起亚的海外生产量。
随着内需持续不振,销售渠道收窄,海外生产扩大导致出口增长幅度缩小,国内生产则减少。美国政府预告将对汽车征收关税,对美汽车出口减少,进一步萎缩了国内生产。韩国汽车行业正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韩国企业将生产基地转移至美国、欧洲、印度等地,与中国等国的竞争加剧,加上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关税轰炸,国内生产持续减少,令人担忧韩国能否保住前十的位置。不仅30多万名汽车行业从业者,钢铁、运输等前后方相关产业的就业岗位也可能面临危机。
五年后再度跌至第七位
韩国汽车移动产业协会(KAMA)10日在发布的《2024年全球汽车生产现状与启示》报告中表示,韩国国内汽车生产量较前一年减少2.7%,为412万8242辆,位列第七。这是自2019年(第七位)新冠疫情前以来的最低排名。
在各国汽车企业因新冠疫情扩散而生产受阻的2020年,韩国相对表现良好,一度攀升至第五位。但随着德国恢复,韩国在2022年被挤至第六位,去年生产量减少,被墨西哥(420万辆)超越。去年内需生产量较前一年减少6.5%,为163万5520辆,创下2013年(154万3565辆)以来的最低水平。出口增长也仅维持在0%左右。
韩国汽车生产量在出口向好的背景下,于2010年代初达到顶峰。2011年汽车出口量达到315万辆时,生产量为466万辆,2012至2015年也超过了450万辆。但随着海外本地生产的扩大,出口量跌至300万辆以下,去年出口量也仅为278万辆。
相反,海外本地生产呈持续增长趋势。2011年现代汽车捷克工厂的年产能为23万辆,如今已增加至33万辆。同年,印度工厂的年产能从60万辆增加至75万辆,土耳其工厂从10万辆增加至22万辆。2012年以后投入运营的巴西、越南、印度尼西亚工厂合计年产能达到40万辆。起亚现有的斯洛伐克、乔治亚工厂也增加了10%以上。年产能接近80万辆的墨西哥和印度工厂于2010年代后半期开始运营。考虑到去年10月开始年产能30万辆的乔治亚超级工厂(HMGMA)投入运营,未来韩国国内生产量难以增加。产业研究院研究员曹喆(音译)表示:“主要汽车企业的国内工厂大多是在IMF外汇危机之前建立的”,“事实上曾关闭的韩国通用汽车昌原工厂从2023年开始正式运营,年产能恢复到400万辆,但前景仍不明朗”。
生产扩大似乎困难
未来,由于关税征收,美国出口市场等萎缩,海外基地生产扩大,生产量可能急剧下降至300万辆初期。出口量占生产量95%的韩国通用的存亡也岌岌可危。韩国通用集中于扮演美国通用小型车生产基地的角色,去年生产量接近50万辆,但预计未来将受到特朗普引发的关税直接冲击。
随着周52小时工作制的实施和高昂的人工成本负担加重,分析认为难以恢复2023年记录的年424万辆的生产水平。韩国汽车研究院研究员李项九(音译)表示:“短期内关税将增加负担,中长期来看,中国将逐渐扩大对欧盟等先进市场的影响力,预计将对生产造成打击”,“如果整车企业的海外生产基地扩大,当地采购增加,弱小的零部件企业也可能受到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