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正文

“乡土名匠”乔兆国:用好技术种好核桃

来源:内部生活网 编辑: 2024-11-18 19:50
他咬定青山不放松,看准核桃产业,10多年苦心钻研丰产增收之法,在家乡的荒山林地上种出“致富果”,他就是保康县“乡土名匠”、马桥镇唐二河村丰林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乔兆国。...

金秋时节,在保康县马桥镇唐二河村核桃种植基地,一个个饱满的核桃挂满枝头,格外喜人。核桃园里,工人正在挥杆采收核桃。村民王章娥告诉记者,采收时节来临,每天早上六点钟大家就到林子里开始打核桃,十多个人一起分工协作,一天能打好几千斤。


而在一旁,核桃园主、丰林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乔兆国正在指导农户们采摘核桃的技巧。今年,乔兆国的260亩核桃树全部进入丰产期,望着枝头上的累累果实,深耕核桃林十三载的乔兆国心里乐开了花。


2011年,在外工作的乔兆国响应家乡号召回到唐二河村,承包了唐二河村四组的林地发展核桃产业。彼时,刚踏入“核桃界”的乔兆国是个十足的“门外汉”,对于种核桃可以用“一窍不通”来形容。


“最开始我们对这个完全是‘不摸门儿’,也不知道怎么搞。当时我们按照要求是一亩地28棵,通过几年的管理,我们开始调整密度,现在基本上一亩地10-12棵,最多的不超过15棵。”


走进核桃林深处,记者见到了几棵被“放倒”的核桃树。乔兆国介绍说,刚开始种植核桃树苗时,采用的是河北那边常用的密植方式,但由于保康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与北方不同,密植不利于核桃树生长,只抽枝,不挂果,因此,乔兆国对核桃树的种植密度进行了多次调整。


“种核桃跟种地是一样的,要讲究科学的管理、科学的种植,才能产生效益。”


乔兆国告诉记者,科学的种植与管理是核桃丰产的关键,只有依靠专业的农业知识,才能让核桃树结出“致富果”。为此,他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各种技术技能培训,通过网络、书本学习核桃种植技术,并不断总结相关经验教训。


“技术培训每年都有,一个是技术员下来搞田间指导,一个是在县里参加室内培训。每一个乡镇有专门的技术员,每一年到我们这些专业村里,定期组织核桃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以及种植核桃的企业负责人到一起集中培训。”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经过十多年的苦心钻研,乔兆国对核桃种植与管理越发得心应手,从前的“门外汉”蜕变为如今的“田秀才”。随着核桃种植技术的日益成熟与核桃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乔兆国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他不仅帮助乡亲们加工核桃,同时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以及所学的核桃种植管理专业知识无偿地分享给周边的核桃种植户。这些年来,他坚持每年在核桃管护的关键节点举办现场培训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传授核桃种植技术,让农户们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唐二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邦华告诉记者,今年,唐二河村通过土地流转又整理出了100多亩闲置林地,依托乔兆国的技术支持,村集体决定将这些林地发展为新的核桃种植基地,以此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2022年,乔兆国被评为保康县“乡土工匠”,他用好技术种出好核桃的脚步迈得更快了。今年,乔兆国在保康县林业局、县农业局的帮助下在核桃基地里尝试套种中药材,已陆续取得成效。下一步,他将不断扩大核桃林下中药材套种的规模,在产业多样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做出新探索。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