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高中后,为啥孩子的成绩像过山车?
孩子进入高中之后成绩忽高忽低的,有一些家长就开始着急。其实你们要知道,孩子过山车这样的一个成绩,起码可以证明孩子即使不是学霸,但也不是个学渣!
为啥呢?因为那学霸的成绩是好的很稳定,不是年级前三班,起码班级前三,而学渣则是差的很稳定,班级倒数基本都是他。只有中等成绩的孩子,不管是中上,还是中下,这个区间的孩子最容易出现成绩忽高忽低。
01 知识点儿没吃透
高中的知识点范围广,你每一次考试,每一张试卷,它考察的知识点都不尽相同的。如果说孩子这次考得不错,答题可顺手了,那一定是这张试卷考察的知识点都在他熟悉的范围之内,他能够做得又快又好,准确率又高。
这个时候,就属于是孩子自己储备的知识点跟这个考试所考察的题目完美契合了嘛。
如果你看到孩子考完后愁眉不展,感觉自己就像没救了一样,那一定是这次考试考察到的知识点是孩子的盲区。
这个时候,作为家长就应该去鼓励孩子。因为孩子出现成绩波动了,甚至是成绩下降了,才是孩子进步最大的一个时刻。
因为你只要趁胜追击,只要你去查漏补缺了,在下一次考试前,把自己的知识短板给补上,巩固好了,那你的分数一定是往上走的。
所以,这是提分必经的一个过程。你想从一个中等生走向一个尖子生,必须要接受这样一个忽高忽低的过程。
02 “得失心”太重
每个人在考场上,都会生出得失心,得失心又衍生出对失败的恐惧,畏惧自己做得不好,担忧失败的结果。
一旦你有了得失心,就会失去了那种松弛、自得的态度,整个人都会紧绷起来,进而影响发挥!
考试之前,要学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看到阳光,你就想“你看太阳真好,我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如果是阴天,你就会想“大雨会洗涤我的灵魂,让我考试的时候发挥更好”;
看到过斑马线的时候的绿灯,就暗示自己“这次考试一定是一路绿灯通行!”……
总之遇到任何事情,都想到这一定是老天爷为了让你取得理想成绩而设计的!
03 做题习惯不好
因为缺乏考试必要的稳定性,就连计算也会不可控的出错,运气好全对,运气不好,光计算就能扣十分。
审题时没有“圈画题干有效信息”的做题习惯,不是出现“条件看错”的失误,就是难题找不到线索。
特别是遇到哪些看似很眼熟的题目,就让你放松警惕。往往很多时候就是在细节处藏着丢分点,如果你题目都没读完就开始作答,那就成功踩进了出题的陷阱中。
04 没有进行必要的压力训练
很多孩子在家做作业是没有限时的,所以他思考和作业速度,满足不了考试的限时要求。
一到考试,限时带来的压力会导致心态变形,平时作业和思维的速度都受到干扰,发挥不出正常的水平。
在不会的题目上浪费太多的时间,“花半小时抠出一道两分的选择,白白送掉了十五分的大题”。
为什么学霸成绩稳定?因为他们重视习惯问题,而且他们的学习流程之路是非常清晰而准确,所以他们的学习动作偏差小,从而考试误差小,稳定度高。
人生就是有很多这种跌容起伏的时刻,没有人能够一路顺遂,你要学会接受高潮与低谷对你的席卷与反噬。
从顶端的喜悦到坠入谷底的失落,也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考试成绩的不理想,并不会给你的一生盖章,并不意味着你只能就此失败无为,你依然可以再次昂首挺胸,去迎接崭新的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