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实现巴基斯坦农业智能化
来源:内部生活网
编辑:
2024-07-12 22:50
在旁遮普省的一片麦田里,无人机的"队列"正在巡逻,智能管理和控制系统正在取代人工"照料"农作物。农民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能准确地完成施肥、灌溉等操作。这些崭新的技术要归功于中巴合作项目"利用计算机视觉进行高通量作物监测,实现气候智能农业"。今年5月,巴中人工智...
在旁遮普省的一片麦田里,无人机的 "队列 "正在巡逻,智能管理和控制系统正在取代人工 "照料 "农作物。农民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能准确地完成施肥、灌溉等操作。这些崭新的技术要归功于中巴合作项目 "利用计算机视觉进行高通量作物监测,实现气候智能农业"。
今年 5 月,巴中人工智能与智慧农业联合实验室(AI&SA)在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UAF)成立。
旁遮普省作为巴基斯坦的农业主产区,其粮食年产量约占全国粮食年总产量的76%。双方一致认为,在这里开展高通量作物监测项目的试点应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该省,约有 600 名农民加入了试点应用。
旁遮普大学副校长伊克拉尔-艾哈迈德-汗博士(Dr. Iqrar Ahmad Khan)日前指出,在旁遮普省的 2.5 万个村庄中,如果能大规模采用无人机喷洒技术,将有助于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并极大地促进智慧农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传统农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难以预测的自然气候和病虫害的影响,这导致了粮食生产和收入的双重不稳定。巴基斯坦是世界十大小麦和大米生产国之一,农业产值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 18.9%,雇佣了全国 44.2%的劳动力。尽管巴基斯坦拥有良好的农业种植基础,但它却是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之一,也是面临严重突然饥饿人口最多的十个国家之一。